最近专门到南京观看赵启斌兄的大气沉雄书法、美术研究汇报展,几幅巨制在空旷的大厅中间格外显眼,点线飞舞墨韵成章,让人荡气回肠,给人以美的震撼与磅礴气象,有铁马秋风塞北的萧瑟、苍茫与雄强之感。小幅经体书又有杏花村雨江南的柔美气息,似落花点点墨痕妙笔生花,有稚嫩有天真和烂漫,亦仿佛顿悟的高僧,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启斌兄能在学术和艺术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决定的,兹分别介绍如下:
首先是天赋异禀、气格不凡,致力于无功利阅读,打下坚实的学术根基,为今后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主观条件。启斌兄早年幼承家学,好博览群书,在薛城八中复读的时候,总能看到他身穿黑呢子大衣捧书而过的身影,我印象那是他在这一时期曾经阅读了《毕加索传》《资治通鉴》《曾国藩传》《中国美术通史》《梵高传》《中国数学家传》《历代名画记》《益州名画录》《画继》《画禅室随笔》《中国历代画论》等,美术史领域居多,非常驳杂。有时还翻阅《十三经注疏》《宋史》以及宋人笔记等,好像在找什么资料,从他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宋画,在宋代绘画领域展开的研究思路和一些理念,应该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潇湘图》专题研究的出现,应该肇始于兹。他在鲁南颇有才子之名,主要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竟然敢报中央美术学院,并且还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一事件在枣庄震动比较大,滕州一中、枣庄三中、薛城八中每年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入学深造的很多,冲刺中央美术学院,他是第一人,有破天荒之举。种种原因,与中央美院失之交臂,令人惋惜。但他从不气馁,后来考入了南京艺术学院继续深造,走出了他的人生关键的一步。在南艺他跟随名师深造,读书期间遍览图书馆的艺术书籍,积累了深厚的学养,浸淫于金陵的深厚文化熏陶之下。大学毕业后又继续随林树中先生治学,再后来到南京博物院工作,笔耕不辍,游心于哲学、美学与艺术理论和书画创作,30余年发表了千万字的美术史美术史论著作,成为我国优秀的美术史论家,吕凤子、傅抱石研究、林散之研究专家,成为书法家和诗人、画家,他成长的道路,确实给后来者以相当深刻的启示。
第二、依托丰厚的学养,绝去甜俗之气,确立出磅礴雄浑、典雅清逸的审美意象。几十年来,家学的熏陶、读书的不辍,赵启斌形成了典型的“士大夫之风”,有着高雅而朴素的人文情怀,将自己的个性才情与文化价值理想一融于书,一直不停于笔书法的创作,才确立出迥异于他人的书法审美意象。不管是落花体书法还是气势磅礴的巨幅作品,都是诗意盎然,直取性情。尤其巨幅之作,给人以震撼之感。我印象中他在1995年左右上大学时期他就曾经临摹过徐渭绘画作品,心仪徐青藤的水墨苍劲,其激越澎湃的心境、万千丘壑蕴藉的精神情怀给他的书法带来勃勃生气。只有胸中万卷书,志存高远、胸襟博大,才能有吞吐大荒的气力,如晋宋间人物所具有的高远的精神情怀,才能有如此之书法造诣吧,创造出自我的艺术风格特色。
其三、他的书法有自己对传统的理解和体悟,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不尽同于古人,从而确立出自具性情的书法艺术特色。仅就墨法而言,自王觉斯、傅青主之后,涨墨之法增加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度和审美境象。启斌兄在书法创作中也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探索与实验,不断强化墨韵的浓淡,高质量线条的塑造,从而营造出感人、憾人的力量之美。墨法变了,形式不得不变,字体变了,笔法空间运动形式也随之改变。字体不变,笔法空间的运行形式就会僵化呆板,了无生气、灵气。字体结构总是与一定的笔墨联系在一起的,字体的结构改变,笔法不变,笔法空间运动形式的就会跟不上需要而滞后。字体结构不变,而仅仅笔法变化,也因不能获得新的突破而使新的笔法失去表现的张力,二者显然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启斌兄利用涨墨沾并的笔划将它们泅成一片,成为对团块状的大块面的追求更加大胆奔放,从而形成一系列对比鲜明、联系更加紧密的群落聚散,如同现代军事用兵的兵法一样,成群束运动的状态,始终表现出对全体更多维数空间层面的把控,都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丰富了作品的对比关系,强化了视觉的冲击效果,激越中有浑穆,动中有静,收到意想不到的笔墨审美效果。他常常把数字的涨墨连接成片,形成三纵三横不同的空间,极具有中国画大写意的风貌,其涨墨的运用构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现代形式之美,形成了新的审美感受。启斌兄严格控制线条、情感色彩的作用,这在他的创作中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如其巨幅作品“天削危峰万仞青,虹飞千尺走雷霆。不知何处餐霞客,日日凭栏洗耳听”,确实呈现出撼人的排山气势,营造出壮阔雄浑的壮美之感,这自然取决于其笔法的雄强开张与墨法的相得益彰。启斌兄积极引画入书,打破了书画的界域,他的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和视觉体验。
第四,他的书法脱离了实用性的追求,而注重艺术审美的效果,赋予了草书书法以新的审美含义和新的审美意象。他的这一具有实验性的书法探索对现代书法史的发展毫无疑问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其书法中所具有的现代性、抽象性、绘画性、精神性审美因素必然给现代书法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启斌兄以丰富的笔法造就了多层次的书法美、装饰美、空间美、线条美,超越了一般书法家对书法认识,增强了具有强烈主观表现的书法形式美感,他使用长锋羊毫巨笔,不断探索笔法墨法尽可能多的表现维度,笔力的丰富变化,线条结构无穷无尽,难以形状,不可端倪,都在他笔下呈现出来,并成为抒发性情的绝佳媒介和符号,以这急速动荡的线条的速度变化来表达自我内心的感受与情感激荡的心胸,从而营造出具有现代文化色彩的审美气韵。启斌兄的书法,我认为最珍贵的地方应该在这一方面。(作者王召法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