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似火,蝉鸣不绝。7月31日中午,在翠色欲滴的山间,皮肤黝黑的唐小明从羊圈里挑选了一只活蹦乱跳的黑色小羊羔,一手搂着它,一手点开手机,拍摄几张图片,上传到朋友圈。不一会儿,留言闪现一串点赞,还有人主动询问最近的羊肉售价。
这一幕出现在衡阳市衡南县西山村,依托便捷发达的中国电信网络,居住在深山的羊倌售卖原生态羊肉,实现了脱贫增收。在衡南县委政法委和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截至7月,全村贫困户54户170人,已脱贫46户161人,今年预脱贫8户9人。
网络助学,疫情期间上网课避免“掉链子”
【云端上的小康路②】云端带货,深山羊倌的“脱贫订单”
(疫情期间,肖剑波一直用网课的形式学习备战中考。)
参加完中考的初中生肖剑波,迎来难得的暑假时光。回想起备考阶段,上网课的经历让他倍感难忘。“疫情期间,老师说要上网课,但是家里没有WiFi,上网课不方便。”面对学习难题,酷爱学习他脸上流露出一丝丝的忧郁。
父亲肖玉林知道后,赶紧和电信公司取得联系。不到半天时间,家里就连上宽带,IPTV也用上了。“孩子学习最重要,不能去学校,在家里也要创造环境。”他告诉记者,虽然成绩未出,但是孩子读县二中肯定没问题,他对此信心满满。
网络不仅让孩子上了网课,也给贫困户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我之前在广东做装修,爱人在广东做服装。”肖玉林说,2013年老父亲得了脑溢血,治病花了好大一笔钱,家里收入锐减,生活压力增加,一家在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云端上的小康路②】云端带货,深山羊倌的“脱贫订单”
(电信运维人员在维护通信装备,确保通信网络正常运行。)
2016年,老母亲患胃癌去世。为了照顾家庭,他毅然返乡就业。“现在我自己开网店卖电器,偶尔接单做室内装修。”他说,妻子在广东服装厂上班,兼职开网店卖日用品,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对于未来,他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去年,全村实现了光纤网络全覆盖。”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驻村扶贫队员李同秋告诉记者,原先村民只能靠电话线上网,现在网络状况好多了。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还根据实际情况在村上架设了基站,目前实现4G信号全覆盖。
云端带货,深山“羊倌”收获一笔笔订单
【云端上的小康路②】云端带货,深山羊倌的“脱贫订单”
(帮扶干部告诉唐小明如何在手机上发布羊肉订购消息。)
一走进唐小明“羊的王国”,耳畔听到的都是“咩咩”的叫声,听得人内心酥软。成群的羊儿在小棚子里奔跑,吃食,玩耍,生机勃勃,充满力量。
85年的贫困户唐小明,之前养过一段时间羊,不仅没赚钱,没想还遭遇亏损,,他因此意志消沉,不愿意再行动。那时,他甚至被村民叫做“懒汉”,面对帮扶工作人员的扶贫建议,一再拒绝。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面对唐小明的情况,帮扶队员们下定了“啃下他”的决心。随后,帮扶队员、村干部十几次找他做工作,跟他聊家长里短,讲扶贫政策,谋划脱贫增收的将来。终于,唐小明被打动了。
帮扶队员们帮他申请了扶贫资金,在扶贫资金支持下,他养了68只羊,生活总算有了盼头。可是,由于经验不足,中间还是遇到羊走失、羊死亡的问题,帮扶队员们帮他一起想办法,找对策,树信心。经过不断学习摸索,唐小明的养羊经验越来越足,羊儿规模越来越大,目前达到了120多只。
“网上订货的顾客非常多,微信发来订单,我都会亲自运送过去。”唐小明说,不少顾客是扶贫工作队推荐的,帮忙解决销售难题。顾客吃过一次之后,很容易成为回头客,时常在微信上预约。
“一年收入有七八万,比过去好多了。”谈起被说成“懒汉”的经历,他呵呵一笑,说要脱贫还是要行动起来。鉴于目前良好的销售状况,他打算在年底让养殖规模扩大一倍,预计将近300头羊。“让更多人,品尝咱们山间原生态羊肉的美味。”
产业扶贫,山地种下一片“致富林”
【云端上的小康路②】云端带货,深山羊倌的“脱贫订单”
(衡南县委政法委和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扶贫工作队在一起查看油茶苗生长情况。)
在村里一座山地上,土地被开垦成一片梯田的样式,上面种满油茶树幼苗。原来,这是去年村里和驻村扶贫队一起规划的集体经济产业。目前,水热条件适宜,树苗苍翠挺拔,只待结出果实的那一天。
在湖南,油茶林多地都有种植。这种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要挑选合适的种植区域。为了助力油茶林的生长,衡南县委政法委和中国电信衡阳分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起为项目来回奔波,牵线搭桥,选址种植,做好贫困户沟通工作。
最终,村里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设油茶庄园100亩,种植油茶树苗近万株。预计2026年进入丰产期,每亩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00元。期间,村里聘用贫困户劳动,为他们每个月增添一笔收入。
【云端上的小康路②】云端带货,深山羊倌的“脱贫订单”
(贫困户唐高生,正在油茶林里挥锄铲草。)
当天,54岁的贫困户唐高生正在油茶林里挥锄铲草,避免杂草和树苗争抢营养。“我之前在广东一家公司做后勤工作,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他说,后来家庭发生变故,只剩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家庭,他回到了西山村。2014年,他们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目前,每个月护林工作带来400元的收入。”唐高生说,自己还在周边做建筑工,加上种了一亩多的西瓜和芝麻,算下来一年有一万元的收入,正式脱贫。“在家里工作挺好,不用来回折腾,还能照顾家里。”老实憨厚的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记者 赖泳源 张圣曜 通讯员 林冬梅 张华 罗华锋 摄影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