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大”为什么会“伤身”
发布时间:2021-04-02 来源:医药健康网

中医认为,肺属金,肝属木。肺的功能有主气、司呼吸,肺主管着人体的呼吸功能。肺和肝的关系,表现在气的调节上,两者相互协调,全身气机才能调畅。“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时气火循经上逆,肺脏受伤,可以出现胸胁部胀痛,咳嗽,面部发红,甚至呼吸急促困难等不适症状,也就是日常所说的“木火刑金”。

导致脾胃不运

生气的情绪变化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的调节活动,从而诱发消化道溃疡等疾病。中医认为,肝木和脾(胃)土的功能相互影响。生气时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痛、泄泻便溏、不思饮食等症;胃要把经过处理的食物下行到小肠,所以胃以“降”为顺。恼怒时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从而出现恶心、呕吐、打嗝等脾胃不运症状。

导致心脏不舒

生气时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增快,致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心脏对血液的需求量也会跟着增加,心脏需要加倍工作。而一旦心脏血管的供血不能相应增加,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生气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容易凝结,伤害心血管。同时人体会分泌儿茶酚胺,导致心跳加速、血糖血压升高、增加耗氧量、产热以及多种激素出现紊乱。

导致小便异常

中医认为,上中下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下焦是排泄尿液和糟粕的。生气时气机郁滞,疏泄不利,可导致三焦水液运行功能出现异常,出现小便尿不净、量少点滴而出等小便异常症状。严重者排尿困难,点滴全无。

导致肝气郁结

在中医看来“怒伤肝”。肝性喜顺畅豁达,生气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两肋疼痛和肝区疼痛。中医认为,肝主疏泄。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心情抑郁,默然不乐,长期以往会导致烦躁易怒,头晕目眩,两胁胀闷不舒等不适。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句容头条”、“聚焦句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江苏苏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句容头条”,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句容头条”、“聚焦句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句容头条”,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句容头条联系。
客服电话: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