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万物、衣食住行中,打捞中国传统色
发布时间:2021-04-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 郭浩 著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郭浩 李健明 著

  《中国传统色》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色彩是颜色的呈现,又不仅仅是颜色的呈现。中国传统色源于天地万物、衣食住行,中国古人既重视植物色和矿物色的呈现,重视颜色功用,又在经史、礼仪、文学、艺术中表达色彩,表达美学价值,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看待世界、追求愉悦的方式。

  中国人的色彩愉悦,我用四个方面去概括:精致、微妙;诗意、曼妙;贵气、隽妙;文质、善妙。

  所谓精致、微妙,讲的是细腻之美。“玄”是传统色的基本色,它讲的是一天的开始、太阳将要从地平线出来的时刻,天空呈现出黑中透红的颜色。这一刻那么短,你在野外等着日出,稍微晚几分钟就只能看到喷薄欲出的红霞了,而古人记录的就是那一刹那的天色。

  与“玄”相对的颜色叫“纁”,它是一天的结束、太阳刚刚落下地平线的时刻,天边折射出来的红黄交织的余光。再晚几分钟,天就暗下来了。细腻到记录只有几分钟存在的天色,玄和纁成了中国传统色的重要角色。大多数的朝代,皇帝祭祀时穿的衣服都是上玄下纁,以此来表达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所谓诗意、曼妙,讲的是修辞之美。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在船上宴饮后宿下,诗人起得早,他看到江上微明的天空,蓝蒙蒙透点白的颜色,在诗人的笔下就叫做“东方既白”,这正是诗人在赋中所说大自然的“目遇之而成色”。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年轻的诗人站在夕阳的山前,水雾烟、余晖光凝固在一起,给山罩上一层薄紫色,他怦然心动,落笔而成“暮山紫”。到底是真实的颜色,还是诗人的想象,这是中国文字中独有的诗意和曼妙而呈现的动人之处。

  所谓贵气、隽妙,讲的是丰饶之美。隽的字义是“鸟肉肥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提供了传统色彩的肥美土壤,贵气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南唐李后主的宫人将染色的衣物忘记在庭院里,夜里的露水打过,隔日的衣物颜色变成未曾见过的一种蓝绿色,天上露水染出的碧色,故而得名“天水碧”,“自是宫中竞收露水,染碧以衣之”。

  明代宫廷的内织染局在春天染出一种“新色”,宦官刘若愚在《酌中志》里说这种颜色像海上的霞光“似白而微红”,所以叫做“海天霞”。穿“海天霞”的里衣,要在外面罩上“天青竹绿”的罗衫,这种好看的红绿配是“瑟瑟波纹衬海霞”。传统色的这种讲究,是从文化里打捞出来的贵气,带着历史的悠长韵味。

  所谓文质、善妙,讲的是通达之美。文质来自于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性情压制了修养就会失去约束,修养压制了性情就会不接地气,性情和修养达到了平衡,就有君子的尽善尽美。

  日本人把苹果叫做“林檎”,林檎是中国传到日本保存下来的古汉语,林子里的野苹果会吸引禽鸟来啄食,这就有了“林檎”;来啄食的禽鸟吸引了来捕鸟的人,林子里的禽鸟被擒获,这就转成了“林擒”。徐干《七喻》里说,“白逾委毒,赤过擒丹”,瘦肉的颜色像擒丹。“檎丹(擒丹)”就是野生红苹果的颜色。这个说法透着文质彬彬,性情通自然,修养有知识,才能说出这样优雅的词语。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讲:“水色沧浪,波涛浩汗。”“沧浪”是一种什么颜色?考据到清代的资料,毕沅注解《吕氏春秋》讲:“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沧浪”是春天初生竹子的颜色,因为苍筤就是春天初生的竹子。读到这里,就想起一种旷达——“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当性情和修养之间通透了,这个人也就变得通达了,这个世界上通达的人多了,善也就多了。

  细腻之美、修辞之美、丰饶之美、通达之美,与其说是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

  源于天地万物、衣食住行的中国传统色,沿着历史长河漂流下来,到了今天的岸边,如果不加解释地捞起“玄纁”“暮山紫”“天水碧”“檎丹”这样的词汇,读者可能是一头雾水。讲述色彩,就应该先把这些词汇还原回天地万物、衣食住行的本来面目,只有不迷失在词汇的丛林夜幕里,才能看清楚传统色的地平线日出。

  不用说“玄纁”,即使是像“蜜合”这样还在使用的色名,说明白也是不容易的。我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查到有“蜜和”字样,肾气丸方、鳖甲煎丸方等11个方子里,原文均提到“炼蜜和丸”。

  这个“蜜和丸”和“蜜合色”是什么关系,起初搞不清楚;直到进入中医的工艺领域,才明白不是“蜜和丸”,而是“炼蜜”“和丸”,这是两个动作。炼蜜,加热熬炼蜂蜜,使其有黏度;和丸,将炼好的蜜与药粉按比例混合,团成中药丸子。熬蜜到一定火候,蜜液变成黄白色,手捻蜜液有黏性,但拉不出白丝,这种火候下的蜂蜜叫炼蜜,炼蜜的颜色就是蜜合色。

  再有像电视剧《甄嬛传》《琅琊榜》提到的“螺子黛”,并不是长长的海螺状化妆品,或者化妆品配方里添加了海螺粉,如果这么望文生义,近似的“青雀头黛”配方里岂不是要搁进去青雀鸟头。颜师古《隋遗录》记载隋炀帝轶事:“(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子黛不绝。”螺子黛是波斯国进口的昂贵矿物颜料,蛾绿色,和螺壳的螺青色一样的颜色,所以才叫螺子黛。同样,青雀头黛,和青雀鸟头一样的颜色。

  “松花”是还在使用的色名,但如果不去还原实物,“松花”的颜色是扑朔迷离的。在网上查到的松花色,有黄中带绿的,还有浅绿色的。我在查证松花色时,遇到擅用松花粉做滋补品的专家,她说:“抖落的松花粉像婴儿肤色一样娇嫩”。然后,看到松花的实物,它是松树雄枝春天抽新芽时的花骨朵,回到事物的起点,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松花是嫩黄色。

  打捞起来的色名,更要还原回天地万物、衣食住行,才能知其所以。“绿沈”是方以智的《通雅》里提到的,“绿沈,言其色深沈,正今之苦绿色”。这个苦绿色也不好理解,到底深沉到什么程度、苦到什么程度的绿色。遍查古文,文有“绿沈管”,武有“绿沈枪”,似乎都是厚实持重的颜色物件。直到查到《南史》,“任昉卒于官,武帝闻之,方食西苑绿沈瓜,投之于盘,悲不自胜”,原来如此!绿沈是深绿西瓜皮的颜色啊。类似的事情,“银红”查到“出炉银”,“齐紫”查到“脉红螺”,方才水落石出。

  凡事要回到本原,才不会道听途说。染料、颜料、漆料、涂料、油墨、色素,它们对应的织物、壁画、国画、瓷器、漆器、建筑、纸张、食物……等等的着色,这是中国传统色的广阔天地,也是“色彩通识”的未来讲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句容头条”、“聚焦句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江苏苏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句容头条”,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句容头条”、“聚焦句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句容头条”,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句容头条联系。
客服电话: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0511-8723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