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头条讯 (颜国仁 毕庆海)永和小学地处溧阳市北大门,与镇江的句容市和南京的溧水区交界,距离市区近40公里,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偏远农村小学。但是,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分配到这所小学起,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为了山村的孩子,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甘当乡村儿童的“守望者”,把自己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山村孩子。
还有一年退休的毕荣花老师,从毕业分配至今,一直扎根于此。32年的教学生涯,担任了32年的班主任。近年来已连续担任了13年的一年级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班主任是最难做的,但是她依然毫无怨言地接受。2017年,她又接受了溧阳培智学校的委托,利用课余时间去给下张村的一位智障孩子送教上门,每周一次,风雨无阻。那个智障孩子小小的心扉慢慢地被毕老师打开,他从原来的沉默寡言、孤僻自闭,变得活泼了,自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次看到毕老师去送教,他都开心地出门迎接,依恋地围在毕老师的身旁。毕老师的付出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她曾多次年度考核优秀,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标兵、常州市优秀班主任、溧阳市随班教育先进个人,入选2018年江苏省十佳“最美小学教师”候选人。
李传法老师是永和小学数学组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57岁了,但仍然多次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做一名普通而平凡的人民教师,是李老师一生无悔的选择。每天早上,李老师6:30就已经来到学校,进入班级,开窗通风,打扫卫生,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他坚持面批每一份作业,根据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把典型问题记载进错题集,并制作成PPT,重点讲解,随后设计一些巩固性的练习,细批、精讲、勤练。李老师任教的班级在全市历次检测中,均名列前茅。有时我们跟他开玩笑说:“李老师,这么拼干嘛?”李老师总客气地说:“我不是科班出身,知道自己差在哪,只能是笨鸟先飞了。” 先飞的不一定是笨鸟,在我的眼中,李老师就像一只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正因为如此,李老师多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
是啊,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马忠梅老师自1993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永和小学任教,不经意间,已走过了28个年头。工作的原因,他们夫妻分居多年。早在十几年前,她依靠自身的努力先后被评为“溧阳市骨干教师、溧阳市学科带头人”,市区的学校就再三邀请她去城区工作,面对丈夫和孩子,她也动过调离永和小学的念头,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留下。她说:“我想为家乡的教育付出自己的力量,我离不开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首自己从教后的时光,马老师总要感叹说:真是愧对儿子。当众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作为家庭的重心,至宠至爱的时候,她却把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倾注在了学生的身上: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认真批阅每一份作业和试卷,为学生精心挑选练习题。当别人悠闲地吃着晚饭的时候,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着儿子那消瘦的小脸,不由得一阵心酸,儿子需要妈妈的爱,学生又何尝不需要老师的爱?作为教师,她不后悔,她说,只有对学生认真负责,才能问心无愧。
作为永和小学数学组的领头人,姜治爱老师在父亲身患肿瘤于常州手术期间,仍然强打精神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每当夜晚降临,姜老师想起远方病床上的父亲,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多想守候在父亲的病床前陪他说说话,安慰他,开导他。可是,毕业考试即将来临,她又怎能丢下学生不管呢?为了不耽误毕业班的课,在父亲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没请过一天假,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去常州照看父亲。看着母亲那熬红了的双眼,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她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可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坚强又广博的心,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看着他们取得好成绩时兴奋的神情,姜老师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永和小学的数学教研组连续13年被评为“溧阳市优秀教研组”,作为教研组长,姜老师功不可没。
有人是为了永和这片故土而坚守奉献,也有人早已视“他乡”为故乡。多年来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的毕庆海老师是句容人。从青春到过半百,他已在永和小学默默耕耘了30年。翻开毕老师一本本厚厚的家访日志,每一位学生家长或是监护人的基本信息,他都记录详实,学生的思想动态、近期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他也都一一了解清楚。2016年,毕庆海老师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履行了教师应有的责任。”
在永小,像上述五位一样的教师,还有很多。经统计,学校在编在岗的23人中,有11人达到了从教30年以上的经历。他们是一群踏踏实实执着于教育事业的农村教师。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守望着乡村儿童的成长,用无私的爱,培育美丽的幼苗;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无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