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头条讯 3月15日,镇江市农村工作暨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全市各地众志成城,凝心聚力争当农业高质高效示范、乡村宜居宜业示范、农民富裕富足示范和“三农”工作创新示范。面对新任务,镇江各市区奋力扛起新使命,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正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昂扬姿态,为“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奋楫扬帆。
丹阳 理清思路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十四五”开局之年,丹阳市将坚持党建引领,准确把握发展方位,明确思路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全力跑出乡村振兴的丹阳加速度。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说,“丹阳将紧紧围绕产业强市‘一号战略’,激昂跑的旋律、展现美的图景,加快构筑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瞄准领军,着力引进新兴动能。丹阳围绕健全产业体系,将做好“三个引”。一是做强品牌引合作。精心组织优势产品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农业产业展会,围绕丹玉、康韵等品牌农产品,吸引重点企业合作、带动上下游集聚。二是培育特色引项目。聚焦优质粮油等五大优势产业,绘制乡村产业招商地图,力争全年新签约乡村产业项目协议资金超10亿元。三是整合资源引平台。以重点园区、特色载体为支撑,引进一批农业研发、物流销售等农业服务业项目。
练强内功,不断厚植竞争优势。丹阳将把握乡村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乡村产业集约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抓住龙头重引领,推动江南生物、华洪药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聚焦园区强集聚,以3个省级园区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撬动更多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招引央企国企“组团”入园;突出特色促融合。充分发挥国家级产业强镇和创业创新基地、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载体作用,整合香海琴枫、季子庙、七峰湖等特色生态及文化资源,打造“景美丹东”“镜彩丹西”等重点线路。
做优服务,持续提升发展热度。丹阳把今年明确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年”,全力保障项目加快落地达产。提升服务力度。构建“1+1+1”全程服务机制,确保12个乡村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年度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加快推进速度。把乡村产业项目招引建设纳入高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乡村产业项目招引奖励、推进奖惩机制;提升比拼热度。组织乡村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通过季度观摩、现场推进等方式,倒逼项目快落地、快推进、快见效。
句容 “全面领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当“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句容市委书记潘群表示,句容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切实从“率先起跑”到“全面领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句容样板。
全力跑出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句容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基,立足句容现有农业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持续打响丁庄葡萄、白兔草莓、茅山长青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真正以高端品质抢滩高端市场,形成高端收益。坚持以项目化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巩固“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成果,确保全年完成农业项目招引17亿元以上。
全力跑出人才振兴的新活力。句容将充分发挥“亚夫工作室”等载体平台作用,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扶持培养更多“葡二代”“莓二代”等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坚持把农村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今年将再培育农业经理人20名、专业种养能手1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名,创建2个省级、6个市级农民培训实训基地。
全力跑出文化振兴的新风尚。句容将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大舞台等载体作用,把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全力跑出生态振兴的新样板。句容将充分发挥农业特有的生态功能,以争创国家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市为契机,确保全年建设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6-7个、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5100亩。同时,深化茅山何庄村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513”公共空间治理成效,建立健全以农民为主体的长效管护机制。
全力跑出组织振兴的新亮点。句容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市镇领导班子换届,配齐配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头雁项目”建设,不断将村书记专职化管理向纵深推进。
扬中 勇闯“美丽宜居乡村”振兴之路
扬中将紧扣“乡村振兴综合示范”要求,以更大力度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实现四个突破,努力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渐次铺陈在扬中大地上。扬中市委书记张德军表示,将在三个方面做出成绩、打造亮点、争做示范。
培育更具效益的乡村产业。扬中将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广粮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高质量完成生猪恢复生产等任务,守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重点产业抓质效,深化万企联万村行动,精心选择招引一批真投入、真形象、真受益的农业项目,完善村企民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农村产业“蛋糕”。发挥美丽宜居优势,沿江沿238省道布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推动“接二连三”。特色产业抓品牌,紧抓“十年禁渔”机遇,做好刀鲚“全国领先”文章,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渔业园区争创国家级。
打造更具气质的农村环境。让群众共享干净整齐漂亮的人居环境,持续巩固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高质量编制落实镇村布局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率先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继续开展乡村振兴系列评选。聚焦“一主6团”,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水平。让群众共享暖心热心安心的公共服务。深化“八位一体”运维机制,聚焦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群众关注点,加快补短板、强弱项,让群众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服务。
实现更具质感的农民生活。立足富“口袋”,推动资源政策向农村集聚倾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创业就业、土地合作等更大力度推进富民增收。立足富“脑袋”,结合建党百年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乡村振兴作为最大实事,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进一步丰富拓展“党小组+”内涵,打造在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中农村党建“扬中品牌”。
丹徒 发力“五大行动”乡村振兴再冲刺
2021年,丹徒将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正如丹徒区委书记谢继步所言,丹徒将坚决守好“三农”战略后院,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实现乡村振兴再冲刺。
实施稳产保供行动。丹徒将抓好“米袋子”“肉盘子”和“菜篮子”。全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三大工程”,确保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2.74万亩;重点围绕持续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年存栏3.2万头,出栏5万头;以“一村一品”、绿色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确保蔬菜和食用菌播种面积达5.56万亩,培育无性良种茶150亩、果300亩,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2000亩。
实施产业振兴行动。丹徒将积极构建农业区域布局新格局,按照“北部江岛、中部茶山、南部丘陵”思路,加快编制农业产业规划,让农业布局更加合理,资源要素更加紧凑。同时按照五大主导产业三个延伸领域定位,通过招引一批、催生一批、盘活一批,加速万亩茶园建设,推动金色年华三期、智农食品、柿叶花洲、开心休博园二期等项目建成达效。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丹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加快编制村庄实用性规划,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实施道路、供电、供水、信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抓好村庄环境卫生“红橙黄榜”长效管护,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变成一直美,从一处美变成处处美,从外在美变成内在美,力争全年新增60个美丽宜居村庄。
实施农村改革行动。丹徒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释放土地红利。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实施农民增收行动。丹徒将围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民更高质量、更充分就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
京口 多措并举探索主城区乡村振兴
京口农业体量虽小,但“三农”工作的责任一点不小。京口区委书记徐申锋表示,京口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突出工作创新,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多措并举探索主城区乡村振兴之路。
在粮食和农业生产、乡村产业招引上狠下功夫。京口区将围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文章,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水产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平稳发展。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建设4500亩有机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做文章。京口将通过深化村企联建、引入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强和规范土地流转、建立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等,丰富城郊经济业态,在满足市民消费需求的同时,让农民在“接二连三”中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水平上狠下功夫。启动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京口农村人居环境有效长效管护“京九条”,实施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提升行动,到2021年底,全区自然村覆盖率达70%,农户覆盖率提升至35%;抓实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京口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五治理一优化三提升”为抓手,全面治理乡村公共空间,通过对空间的优化腾挪,将原来“零、小、散、乱”的公共资源、资产成片化、规模化,产出更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三农”人才培养、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上狠下功夫。京口将选优培强村干部队伍。把村书记专职化改革作为解决村书记队伍建设突出问题的工作抓手,推动村干部能上能下。加强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设,在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选择、培育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认可的村“两委”接班人;抓好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京口将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能。
润州 聚焦三农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一流主城区,润州区将交出怎样的乡村振兴新答卷?市政协副主席、润州区委书记高国成表示,润州将立足实际,以谋划城市的思维去谋划乡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聚焦三农高质量发展做好乡村振兴的“润州文章”。
突出优质特色、推进产业升级。润州将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平稳发展,实现总量达标、品种多样、质量过硬;加快实施现代种业创新工程,重点扶持发展镇研种业辣椒育种,做大做强全省辣椒育种龙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做精特色农业。润州要打响镇江“金山翠芽”“镇研”种业、“金莲”麻油等特色品牌;大力扶持“我的社区365”、味好果园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做优产销衔接;充分依托南山、高骊山等优质自然资源,拓展农业新业态,打造都市休闲农业景点。坚持绿色生态,润州将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
突出美丽宜居、实施乡村建设。润州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加强长效管理;持续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润州将进一步发动群众共同参与,让公共空间真姓“公”、公共收益真“共”享深入人心;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润州将持续推进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满足农民需求,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突出治理有效、实施富民强村帮促。润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农村扶贫长效管理机制,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专项社会救助,强化就业优先,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确保退补渔民稳定就业;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明晰集体资产权属,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联营、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资产、资金,推动经济相对薄弱村(社区)壮大集体经济,补齐村集体经济短板。
突出活力增强、抓好改革攻坚突破。润州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农村产权交易管理,让更多股民在改革深化后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获得改革红利。
镇江新区 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示范区
2021年,镇江新区以争当“三高一争”更强排头兵的行动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江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三园三圈”建设,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全力打造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区、乡风文明治理样板区”。
保障农产品供给,强化农业产业“支撑力”。新区粮食稳定度提升3个百分点,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5万亩左右,实现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3万头。区域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7000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作物,探索打造新品种试验示范、繁育推广、改良创新基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建成大田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聚焦都市农业定位,提高乡村产业“竞争力”。新区将以乡村产业项目为抓手,围绕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农业产业链开展项目招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2021年招引落户乡村产业项目5个以上。围绕都市功能配套和大景区建设理念,推进农业园区景观化、科技化、规范化发展,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进乡伴民宿建设,试点推广定制菜园、中央厨房等产销模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吸引力”。新区将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实施和动态更新,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和整治提升。以新“7+2”民生实事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农村道路、污水、公交等基础设施水平。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依托基层党建网格和新区集成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五有”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力”。新区将健全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乡村治理体系。抓实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推动农村基层党建融入农业农村重大任务。加强镇、村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开展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县级以上文明镇、村创建率分别达到90%、75%以上。
打造民生幸福高地,激活富民增收“原动力”。新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加快推进村企联建共建。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扩大“银农直连”试点范围。
镇江高新区 聚焦特色精准发力再上新台阶
镇江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将紧紧围绕“五大振兴”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在特色农业产业上再发力,高新区将充分挖掘本地农业产业潜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把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引领特色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精准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全区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以优质茶叶、高档花卉、应时果品、源春食品为特色的高新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农村生态环境上再发力,结合该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和“无规划、不开发”“富规划、穷开发”建设原则,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农村道路、水系水网、雨污水管网建设。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重点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水库、河道长效管护。借助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段优势,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等发展模式。
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再发力,高新区坚持“三贴近”原则,将鼓励各涉农村(社区)结合实际探索特色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和培育文化活动群众性团体,鼓励群众根据地缘、兴趣爱好、特长等参与相应文化团体活动。重点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挖掘辖区历史文化内涵。
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上再发力,在区级层面,充分发挥政法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区级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设立;在街道层面,充分放大街道“大部制”改革优势;在村(社区)层面,注重基层政法队伍建设,选优配齐村(社区)政法工作人员。同时,注重政法阵地建设,进一步深化“街包村、村包片、党员包网格”工作,积极探索“街道大工委+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建+网格”的叠加效应。
在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上再发力,高新区大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方面利用各级部门组织的农产品推介会、招商会等活动,帮助规上企业、龙头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订单规模。另一方面利用“农民自产+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模式,增加农产品销售量,降低存量风险,解决农民销售顾虑。同时,继续推行“民生三保”和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图文/栾继业 魏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