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戴庄 “点金”高效绿色农业
京江晚报 2021-03-03
大字

句容头条讯  地处丘陵腹地的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曾经是茅山老区“最穷的一个村”。这里的农民怎样脱贫、实现真正的小康,一直以来埋在赵亚夫的心底,成为他所牵挂“没有做完的事”。2002年底,赵亚夫离开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岗位时,向市委领导直言自己的想法:去最穷的戴庄村“探索茅山老区的小康之路”。

从小村“破题”,多年如一日躬耕戴庄这块“试验田”,赵亚夫不仅做成了,而且做大了。

现如今,戴庄村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形成了“戴庄经验”,对新时代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戴庄村是赵老最看重的一件“作品”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赵亚夫就带领镇江农科所致力于探索农业科技成果如何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增加丘陵山区农民收入的问题。当时尝试了培养农民科技示范户的方法,“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照亮一大片,并非富裕了一大片。加上示范户培养周期较长,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太慢了。

20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赵亚夫老和同事们又尝试到农村一线建科技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一做法在当时产生了巨大效应,推动了当地应时鲜果产业的大发展。可是赵亚夫老又发现了新问题,一方面是产品销售瓶颈制约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愿意参与结构调整、实现高效生产的农户依然是少数。

怎样帮助更多农民跟上致富步伐?2002年,赵亚夫老徒步踏遍茅山丘陵地区的角角落落后,决定从最穷的戴庄村入手,谋划通过发展高效农业,突破“科技、市场、投入、人才”的难题,“破题”小康之路。

开头总归难。赵亚夫老和农科所科技人员一起到戴庄蹲点时听到农民的质疑声,“种田哪有这样的种法,光靠施豆饼就能种水稻?”“种桃子还能致富?”……

农民和赵亚夫老“抬起了杠”。赵亚夫老说每斤桃子能卖到5元钱,村民杜忠志说3斤卖到2块钱就不错了。在赵亚夫老的再三保证下,杜忠志战战兢兢种了3亩桃园,在一亩半的地里种下1斤日本越光稻的种子。他半信半疑按照赵亚夫老提供的方法去管理,到2004年,桃子1斤卖到8块钱,越光大米1斤也卖到了8块钱。

杜忠志打心底服了,说“赵主任真是财神爷”,“赵主任叫我们种石头我们都种”。

与此同时,戴庄也成为赵亚夫老最看重的一个“作品”。在他赵老的推动下,《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提出了“发展丘陵山区农牧复合经营,立体种养有机生态农业模式”的思路。戴庄村有机农业合作社成立,严格按“统一销售,对内服务,对外经营”的原则运作。

令人欣慰的是:戴庄村正悄悄甩掉穷帽子,甚至一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农民信服了:原来不去城里打工也能赚大钱!

推广“戴庄经验”千村不止“一面”

戴庄的发展历程从“试验”成为“经验”,只花了短短五年时间。全村小康了,赵亚夫的心愿却没有停。戴庄村是茅山丘陵有机农业圈的核心地带,怎样为这个“圈”的综合开发提供一条新路子,将镇江乃至江苏省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带入一个新境界,赵亚夫老有了新的探索。

为了帮助农民真正懂得市场、掌握市场动态,赵亚夫老带着电饭锅来到上海农产品展销会,现场煮饭、煮粥推销镇江的有机大米;推出“有机农业朋友会”会员制直销流通新模式,带着农户来到镇江的住宅小区“广交朋友”着力推销。“戴庄经验”落地开花到更多的村,却又结合当地农情各具特色,成为丘陵山区农民共同致富的样本。

2008年汶川地震后,赵亚夫老受命带着农业科技团队赴四川援建高效农业园。考虑到绵竹与镇江自然地理条件有相似之处,而绵竹农业灾后恢复发展、农民增收又有着迫切需求,赵亚夫老带着葡萄种植带头人、草莓种植带头人、梨树专家、畜禽专家的12人团队,采取先培训、后实地栽培的方法,将技术手把手教给当地农民,就地“孵化”人才,努力实现江苏技术绵竹本土化。

绵竹农民张清跟着赵亚夫老学起了种草莓,搞起了发酵床养鸡,很快成为当地的致富女能手。跟在赵亚夫老身边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了三年的绵竹市高级农艺师邹明华,更是成了当地炙手可热的专家。他说:“赵老师一走,我就成了‘香馍馍’!那种被农民信任和尊重的感觉,是从来没有过的!”

持续实现科技对土地的“承诺”

近年来,镇江市将持续推广“戴庄经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列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改革任务。201810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学习推广“戴庄经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活学活用“戴庄经验”,加快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戴庄经验”不仅带动农民富,更是实现了科技对土地的庄严“承诺”。

镇江市从2019年起每年优选15个特色主导产业基地,支持经营主体按照绿色农业生产理念,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建设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2019-2020年,全市共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个,其中粮油基地6个、园艺基地14个、渔业基地8个、畜禽养殖基地2个,建设了一批如丹阳嘉贤米业、丹徒翰雅有机蔬菜等绿色综合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稻鸭(蟹)综合种养、渔业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农业模式。

今年225日,刚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赵亚夫,对“戴庄经验”又有了新的思考。他表示,除了戴庄村以外,在天王、茅山、后白、白兔等镇再增加5个村,示范推广戴庄村的优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条件成熟时成立戴庄有机大米合作联社,3-5年内达到万亩以上规模,做大做强“赵亚夫”有机大米品牌。

得知这则好消息的句容市白兔镇解塘村党总支书记张冬才再次激动难抑。他告诉记者,1984年赵老带着草莓苗下到科技成果推广点,第一站到的就是他们解塘村,第一批试验苗就种在他家的九分地里。在赵老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现在,解塘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稻米、茶叶、蓝莓、花卉种植,四季鹅养殖的明星村。可以想见的是,随着“戴庄经验”在解塘村的示范推广,这里将迎来一个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万山红遍”已成为现实,还有更多的村落将受益“戴庄经验”的福利。“万山红遍”已成为现实,在赵农老的兴农梦中,诸如“努力做到大多数农户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一定不会遥远。务农的不比非务农户差,乡下种田人不比一般城里人差,农村务农也能安居乐业,大家都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图文/干光磊 翟进)

相关文章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