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农民给土地“进补” 果树过冬“吃”上“绿色营养餐”
金山网2021-01-07
大字

句容头条讯  冬闲人不闲,人勤地不懒,入冬以后,江苏句容的农民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忙着给土地“进补”,给休眠期的果树过冬添加“绿色营养餐”,为来年的农业生产打基础。

这两天,在江苏句容华阳街道奇果生态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果农万鹏飞正忙着给果园里摊铺上一层厚厚的有机质。他告诉记者,为了能结出优质葡萄,除了之前开沟给葡萄施了羊粪、牛粪等有机肥之外,从去年开始,他还给每亩葡萄园增加了8-10吨有机质用于改良土壤。“这个全是中药废弃的药渣经过腐熟发酵之后,覆盖在土壤上面,有机质含量非常多,微量元素也非常多,它覆盖在土壤上面,到时候翻耕下去改良土壤,使得土壤更加松软透气。”

万鹏飞介绍说,虽然每吨有机质要200多元,一亩田用8-10吨有机质就要花2000多块钱,比施化学肥料贵了将近10倍,但是这个钱他花得心甘情愿,“因为改良土壤后,葡萄根系就会很发达,葡萄果品品质提升,果味更加浓郁,收入也就跟着增加了,这样我葡萄卖得更长久,人家今年买了葡萄明年还来买,如果你化学肥料使用多了,它的味道不好,糖分不高,没有果香味,来年就不会再买你的了,土地也是跟人一样,你只有对它好,它才能给你更多回报。”万鹏飞说。

随着全社会对耕地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的提高,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近年来,江苏句容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农民用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等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土壤质量。在句容茅山镇的老毕家庭农场,农户毕年胜已连续四年用醋糟改良土壤,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在句容南部的天王镇戴庄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共识,每年在有机水稻收获之后,这里都要种上3000亩的红花草,来提升土壤的肥力。并引进适应当地的有益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的质量效益。

据了解,目前句容各地在草莓、蓝莓、葡萄、茶叶、蔬菜等种植上,已经广泛形成了使用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的习惯。有条件的农户通过自发堆制、沤制农家肥,腐熟后下田。全市使用有机肥面积约3.6万亩。根据句容市农业农村局对各镇主要农作物施肥量调查,2020年句容化肥使用总量较2015、2019年分别减少10.3%、0.9%。(杨志国 邹璇 张杰 毕道杰)



相关文章
首页 回顶部